在一些地方和部门,不管单位大小、级别高低,配备、使用公车成了“待遇”,也成为权力、地位、身份的象征,这不仅是因为要“面子”,更是因为有“实惠”。正因为有了这种“特权”待遇,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日益规范的公车管理制度,仍绞尽脑汁搞“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”。 公车私用心存侥幸 绿园区某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某驾驶村所属公车在从事村务工作外,还将该车用于接送孩子上下学、妻子上下班等私人用途。绿园区纪委在纪律审查中还发现,徐某于2016年3月13日酒后驾驶公车受到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。徐某身为党员、村党总支副书记,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车私驾、酒后驾驶公车受到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已构成严重违纪。2016年9月,绿园区纪委给予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。 本案中,徐某驾驶该村所属公车,其名义上是单位“工作需要”,实际上是损公肥私、贪图享受。治理“车轮腐败”这个顽疾,必须加强管理,强化监督,铁面执纪,让监管照进死角。长远之计则必须深化公车改革,完善制度机制来根治,让公车回归姓“公”。公车私用是“沉疴痼疾”,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很多,然而充耳不闻者有之,熟视无睹者有之,明知故犯者不断。造成这样的情形,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,也有纪律松弛的缘故。 公车私用问题积于忽微
“公车私用”问题尽管屡屡禁止,次次明示,却又屡禁不止,明而未解。这个时候还有人把公家的车当作私人物品,接送孩子、购物、游玩等等。在这背后,到底是公之过,还是人之错?究其原因,一是特权思想作祟。公车的“车轮”,不管由古时的轿撵,更换为马车的木轮,还是汽车的轮胎,它始终是与封建特权思想一脉相承。认为我当了领导,就应该享受这个特权,把公车使用当作福利心安理得的享受。二是虚荣心作祟。在亲戚、朋友面前有面子,风风光光,开个公车,说明有地位、有权力,混得好,虚荣心得到满足。三是体制、舆论监督有问题。有关部门监督、检查不力,单位的群众民主监督意识淡薄,怕遭穿小鞋,受打击报复,不敢监督。问题常积于忽微,公车私用,监督缺位的情况不能忽视。
公车私用危害大 有人将公车私用比喻成“流动的腐败广告”,车开到哪里,党和政府的形象就损害到哪里,危害极大。从干部成长角度说,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,在某些干部心中,车就是身份的象征,没有车就出不了门,没有车就办不成事。从经济角度来说,公车私用造成巨大浪费,攀比现象严重,一些单位不该买车的也买,不该换车的也换,导致配车不是为了工作方便,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个人私欲。从干群角度来说,公车私用恶化了干群关系。特别是在农村,一些领导干部老家在农村的,稍有红白喜事之类的,来往的公车私用成群结队,前呼后拥,级别越高,阵势越大,官僚主义作风很是严重,这就必然影响到干群关系,由此群众对干部越来越不信任,干部的威信也越来越低,干部与群众越离越远。
公车私用监管思考
问题的背后是纪律松弛。纪律不严明,干部肯定会心存侥幸;执行不严格,就有人会不以为然。公车改革后如何监管公车还需要进一步思考。一是严肃执纪,形成震慑。之前针对公车的管理制度也很多,然而充耳不闻者有之,熟视无睹者有之,明知故犯者不断。目前首要任务是狠抓纪律执行,为治本打牢基础。二是统一牌照,群众监督。乘公车改革之东风,积极推行公车标识化管理制度,将公车牌照统一印制为区别于非公务车辆牌照颜色、号码等,便于社会公众识别,方便群众监督,也让违纪者“无处遁形”。三是建立便捷举报系统。建立专用公车私用电话举报系统,方便群众快速便捷举报。四是建立举报奖励机制。加大社会宣传,引导社会监督,建立专项举报奖励机制,鼓励群众参与公车私用监督。五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。不断加大对公车私用的打击力度,严肃追究当事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责任,定期通过媒体进行曝光。
|